专家助手热线:010---88232884 QQ:592401412 MSN:zhang19731028@live.com
为人格言是“淡泊名利,勤奋、执着”,习惯于“逆水行舟、随遇而安”——耿温琦
毕业院校:北京大学医学院口腔系
职务/职称:教授 主任医师
科研方向:口腔外科,牙槽外科,下颌生智齿,颌骨囊肿,三叉神经撕脱术和射频治疗,心脏血管病人拔牙,外科正牙术。
获得奖励:北京市科教卫系统先进工作者,北京7项科技进步奖。
专著:《下颌聊阻生智齿》
手术案例:2万余例,
特色手术:
1
2
3
4
5
6
常见问题解答:
问1: 耿教授,听说您是外科正牙(整牙)美容术的首创者,经验一定很多,能否回答一些患者的提问?
答:可以。外科正牙美容术亦称外科正牙术或牙外科正畸术。此手术开始于国外,并非我首创,我只是根据国情及一些成年人希望快速正牙、经过自己多年的摸索及大量病例临床实践,对此手术方法及内容,进行了多方面改进,使手术效果明显提高,获得了患者的满意与信任。
问2:什么是外科正牙(整牙)术?
答:外科正牙术是用手术方法矫治成年人(18岁以上)的牙齿和牙槽突的错位畸形。儿童时期的牙列畸形,由于身体正在发育生长时期,最适宜做传统的戴矫正器方法进行矫治。成年人由于颌骨发育已经停止,虽然多数仍能用此法矫治,但常需1~2年甚至更长时间才能完成治疗,有些畸形例如上、下牙槽前突,则无法用传统的非手术方法达到理想疗效,而外科正牙术则可在2~3小时内完成矫治,一周后即可正常上班工作、学习,因此很受患者欢迎。
问3:外科正牙(整牙)术有何优点?
答:外科正牙术优点主要是手术时间短,可以迅速取得疗效。患者多数是因求职、择偶、社交、特殊工作等要求快治,或因不愿长期戴矫正器而要求短期见效。
问4:哪些患者为外科正牙(整牙)最好适应证?
答:牙列畸形患者众多,我国约占50%。随着我国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及人们爱美意识逐渐增强,成人要求正牙美容者越来越多。外科手术虽有一定适应证,但适应证不是绝对的,应根据畸形程度、患者不同要求、医生经验及技术水平而定。一般应该是以“畸形明显、要求快速正牙、无明显心理异常者”为最好适应证。有时虽然畸形不明显,但由于患者特殊工作需要或爱美心切、医生经验丰富者,亦可为手术适应证。但因外科手术均有可能发生术后并发症,所以有常规牙正畸条件而患者能接受较长期戴矫正器者,多数仍宜首选常规牙正畸方法矫治。
问5:经您以往做过手术的都是那些人?
答:希望做快速外科正牙者,多数是由于上述原因的青年人, 亦有中年人甚至50岁以上者。爱美之心,人皆有之,目前人们从思想上已逐渐淡化传统的保守观念,将改善容貌美视为提高自身素质和思想意识的高尚表现。要求快速外科正牙者各界都有,有学生、教员、文艺、影视工作者,亦有工商、贸易和科技工作者, 甚至有少数打工妹、打工仔亦有要求快速正牙者。术后因牙列及面貌明显改善,多数患者都表示满意:例如有因术后牙列丑陋得到改正而解除长期精神苦恼者;有因正牙后觅到理想伴侣而深感幸运者,有因正牙后当上航空小姐或实现参军愿望而深表谢意者;有小学教师因正牙后再不被学生取笑而解除精神压力者。
问6:外科正牙术会减少牙齿寿命吗?
答:此手术不会减少牙齿寿命,相反,对于某些牙列和牙槽突畸形,还会预防牙病或延长牙齿寿命。例如:严重拥挤错位的牙齿,因为将牙齿排齐后可避免食物嵌塞、容易用牙刷清除积食,有避免或减少龋患的作用; 严重的反合牙、闭锁合、深覆合的牙齿,因为手术将合关系改正,有预防咬合创伤从而可避免牙齿过早松动,或有预防颞颌关节病的作用。
问7:有些人害怕动手术或怕术中、术后疼痛,如何解决?
答:此手术一般采用局部麻醉,除注射针进入皮肤、黏膜时,可能稍有刺痛外,术中绝对不会疼痛(除非麻醉方法不当,但仍可补足麻药除痛)。术后除短时间伤口微感胀痛外(不需服止痛药),亦不会有明显疼痛。害怕手术可能人人如此,实际上手术开始后经过亲身体会,即可自然消除这种顾虑。亦可在局麻前加静脉强化麻醉,使患者开始即处于昏睡状态,即可完全消除恐惧。
问8:术后有哪些反应及并发症?
答:术后面下部会出现任何手术都会有的轻度肿胀反应,3~5天后即可自然消退。3~5天内饮食时因口内有伤口,敏感者可能有轻微疼痛感,但不影响流食、半流食。术后亦可能有少见的各种手术都可能发生的并发症(例如出血、感染、麻药过敏等),但均可做相应处理而无后遗症。
问9:外科正牙术有哪些种类?能否简单介绍手术过程?
答:手术是从口内牙槽黏膜作切口,用小型钻、骨刀将手术牙做成牙骨段后再恢复正常牙位。将手术分类、手术步骤、美容效果(图示)举例如下:
1、上牙槽前突畸形:表现为上前牙、牙槽均前突,牙齿较整齐,下前牙同时过长,下唇常位于上前牙后方,常影响面貌美,严重者开唇时异常露齿。手术时先将下前牙骨段下降,再拔除上颌两侧各一个前磨牙,将上牙骨段向后上移位,即可恢复与下牙正常合关系及正常口唇外形(图1、2)。
图1
像术前牙 术后牙像
图2
术前侧面像 术后侧面像
[1] [2] [3] [4] 下一页